破界·融合·新生——文学院与九思书院共探国学教育创新路径
发布人:谢小嫣  发布时间:2025-03-13   浏览次数:16
初审:谢小嫣 复审:张殿宫 终审:张庆利

为探索国学教育发展新路径,促进学生力量融入教育实践,3月10日,珠海科技学院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系主任崔释予、专任教师孙平带领汉语言文学、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走进九思书院,以“蒙学班国学教师培训”为契机,开启了一场国学教育创新路径的深度探索。从理论重构到课堂实践,从思维碰撞到模式突破,这场研学活动不仅是一次校企联动的实践尝试,也为新时代国学教育提供了有益的参考。

【破界:重构理论框架,探索经典教学新思路

活动前期,九思书院周老师以“儿童蒙学体系”为基础,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,通过“混龄课堂”模拟社会生态,让典籍从文字符号转变为可触可感的生命体验。周老师强调:“蒙学教育不仅是经典文化的传承,还需结合儿童认知特点,设计互动化、情境化的教学模式。教师应化身为引导者,让经典‘活’在课堂中。”文学院带队老师也勉励学生:“希望同学们以实践为镜,在观摩与反思中锤炼教学本领,为传统文化教育注入青春力量。”

崔释予老师发言点评

【融合:课堂实践探索,打造教学新模式

活动中期,文学院学生进入课堂实地观摩。九思书院新月老师将课堂打造成“国学实验室”,将《清明》化作“诗词音乐会”,《弟子规》演绎为“情景思辨场”。通过“深情朗诵+生活案例”的教学模式,将传统文化经典生动地呈现在课堂上。学生们不仅感受到古诗的韵律之美,还掌握了经典中解决问题的方法。通过体验“五感教学法”(视听触悟行),学生们见证了跨媒介教学设计如何让传统文化更具吸引力。课后,文学院学子深刻领悟到国学创新的三个关键要素:文化感知力、教学创造力和时代应变力。

文学院学生观摩课堂

【新生:总结交流研讨,明确发展方向

活动后期,九思书院周老师和新月老师开展了课堂总结会。文学院学生就“教学方法的应用、课堂互动的效果、学生个体差异的应对”等多个方面积极提问。周老师指出,教师需将学生的情感认同和行为转化纳入评估维度,及时判断他们对课堂知识的理解程度和参与度。新月老师则强调,国学教育既要有典籍深耕的“守正力”,也需要数字赋能的“创新力”。教师应将传统经典与数字媒体更好地融合,让经典成为扎根童心的文化基因。

文学院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

【展望:持续探索创新,推动国学教育发展

当九思书院的文化底蕴与文学院的青春力量相遇,这场探索已超越普通研学活动。它是突破传统教育模式的有益尝试,也是文化传承路径的积极探索。在这条“守正不守旧、创新不忘本”的道路上,每一步都将为国学教育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。展望未来,此次交流合作的成果将持续发挥作用,推动文学院实践教学向更优质、多元、创新的方向发展,为新时代教育发展贡献力量。  

双方合影留念